今日头条刘放看病记NO

刘放,笔名,文文。年生人,祖籍湖北大冶,曾任果城里前进高中教师。出版有小说集《远方的诱惑》、散文集《智慧钥匙》《有一个少年》《另类补白》《太湖观澜》、纪实文学《精彩与无奈》、旅游文化读物《虎丘》《周庄》、文化访谈录《你对刘放说》(三卷)、诗集《微醺》等14种,江苏省作协会员。获国家级、省级文学和新闻奖若干。现为苏州某媒体评论员。

看病记

刘放

公元年的5月25日,本人心绞痛和脑血管痛实在有点吃不消了,加之海南人爱意拳拳地一再催促,遂决定看病。上班后,告知领导,今天不想写稿子,身体很不舒服,骑车直奔三香路上的附二院。路上想到一位吴锦章大夫。他曾是附二院的心脑血管方面的医生,是院士阮长耿先生的博士生,有机会找到他吗?我采访过阮先生,当时他就是很有成就的血液专家,只是尚未评上院士。与吴先生认识,则是为其小姨子牵线介绍男朋友,是我的同事张缮。当时,吴博士的宝贝女儿吴心丹上小学一年级,我家犬子刘泰然还在读幼儿园。吴心丹外婆给吴心丹买上学的文具,是一个很可爱的铅笔盒,就是铁凝《哦,香雪》中的那个最重要的道具,她老人家一买就买了两个,一个给她的外孙女,一个给我家刘泰然。我当时正在编《小荷》版,我记得我刊发过吴心丹的一幅蜡笔画,是从很多的非常漂亮的系列画中,选出的其中一幅。这一晃就过去了二十多年,刘泰然如今在海南读研二。我曾问过他,他说他对那个奶奶有印象。对铅笔盒也有印象。但我今番去附二院看病,进医院大门,一律得戴口罩。我倒也有备无患,从口袋中掏出带上。要出示“苏城码”,我也随排队人员用手机出示这个“码”。进去后,一楼的机器上挂号。挂的是非专家的普通号,费用12元。几经寻找,到了三楼的心血管内科。科室外的护士告知,要排队一个半小时。我当然很守规矩地在门口的椅子上坐下,安心等候。想一想,看俩护士都在玩手机,就满面堆笑地问其中一位,贵科有否吴姓大夫?告知没有。我推测,比我年长几岁,我都马上要退休了,他估计是早退休了。等候的时间太闲,得找点事干。短信发不出,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cdnww.com/jxsdyys/8992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

  • 当前时间: